强壮四川畜禽种业,助推产业振兴(三) ——乳肉兼用牛品种培育

栏目:重点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0-08-27

动物遗传育种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强壮四川畜禽种业,助推产业振兴(三)

——乳肉兼用牛品种培育

QQ图片20200827103201.png

“蜀宣花牛新品种培育及配套生产技术”成果

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针对我国牛良种缺乏、生产水平低、技术不配套等瓶颈问题,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联合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组成研究团队,紧密结合南方地区气候特点和养牛生产实际,历经30余年,培育出乳肉兼用新品种—蜀宣花牛[(农02)新品种证字第6号]。创建了蜀宣花牛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和产业化开发模式,示范推广成效显著,技术创新点突出,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培育的耐高温高湿乳肉兼用牛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先后得到了四川省“九•五”至“十二•五”畜禽育种攻关课题:乳肉兼用牛新品种选育、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蜀宣花牛新品种扩繁与应用、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蜀宣花牛新品种推广等项目的资助。

蜀宣花牛新品种的成功培育,为我国养牛生产提供了优良种源,降低了对国外牛种的依赖,解决了我国南方养牛业良种化的瓶颈问题;为我国地方牛种资源保护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创建了新的模式,提供了成功典范。

1、培育出中国南方第一个性能优良的高适应性乳肉兼用型牛新品种;2、运用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理论和方法,创建了以分散农户为育种主体的乳肉兼用牛开放式育种模式,构建了一套湿热条件下农户分散饲养乳肉兼用牛开放式育种选择技术体系;3、创新研究建立了农户犊牛低奶量培育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了一批先进技术,形成了科学系统、先进实用的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4、创新开发了基于手机微信平台的肉牛饲料自动配方系统软件。 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与畜牧业的有机结合,推进了西南片区肉牛的饲喂方式向目标性转变。

蜀宣花牛性能优良,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同类型品种,耐湿热性、抗病力亦优于西门塔尔牛和荷斯坦牛。在培育耐高温高湿乳肉兼用普通牛品种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农业农村部及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主推技术包括“蜀宣花牛配套生产技术”、“蜀宣花牛新品种及配套生产技术”、“ 蜀宣花牛防热应激综合技术”等7项。蜀宣花牛品种已推广应用到全国12个省市和省内21个市(州)。累计推广应用蜀宣花牛种牛10.14万头,肉用牛130.7万头,冻精80.5万剂,改良地方黄牛98.64万头,开发了牛肉、牛奶系列产品18个,生产液态奶61.69万吨,牛肉制品5450吨,累计实现产值170亿元以上。取得了极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